全球资本流向的核心——美元、美股、美债的联动性及崩盘风险,需从三者内在关联、当前政策环境及市场信号综合分析。
崩盘可能性评估:短期低概率,但系统性风险持续累积。
美联储预计在9-12月启动“三连降”,流动性注入将延缓美股美债同步暴跌。
崩盘触发机制:三市场如何联动引爆?
美债崩盘:最可能的首张多米诺骨牌:核心导火索:2025年8月美国或面临93万亿美元债务到期,若两党僵局导致技术性违约,将触发评级下调(穆迪已警告)及全球抛售。
核心导火索:2025年8月美国或面临93万亿美元债务到期,若两党僵局导致技术性违约,将触发评级下调(穆迪已警告)及全球抛售。
三大“临界点”监测清单:
美债拍卖失败:若10年期收益率突破55,或单次拍卖认购不足15倍,恐引发主权信用崩塌。
美股盈利预期逆转:标普500盈利增速若跌破5(现为8),高估值板块将率先闪崩。
最可能情景:美债率先崩盘(概率40)→ 拖累美股(科技股领跌30+)→ 美元加速贬值。
债务到期高峰:8月集中到期的93万亿美元债务中,短期国债占比近70,再融资需求紧迫。叠加填补财政赤字的2万亿美元需求,总发债规模或达8万亿美元,远超6月水平。
6月到期债务以中短期为主(58万亿美元),财政部通过“发长债购短债”循环、动用剩余非常规措施资金(如暂停退休基金注资)暂时缓解压力。
6月份的美债“到期风暴”没过去几天,又要开始担心8月了。
8月危机是“高概率灰犀牛”,非“狼来了”
漫画家龙树谅“2025年7月5日末日预言”
“过了今天,日本没事了?”
龙树谅本人也在采访中澄清,她记录的是梦境,并非有意引发恐慌。她在2025年6月的新作《轨道修正》中表示,7月5日"并非什么都会发生的一天"。
龙树谅在漫画《我所看见的未来》中预言:2025年7月5日凌晨,日本南海海槽将发生毁灭性地震,引发“比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规模大三倍”国土沉没。
实际结果(截至2025年7月5日):日本未发生特大地震或海啸,预言未应验。日本气象厅监测显示当日地震活动处于正常水平,无异常灾害报告。
日本末日的传言本质上其实还是美国通过传媒的力量,在日本引发恐慌,结合关税政策对日本收割。
传媒武器化:美国放任甚至助推末日谣言在东亚传播,利用算法茧房制造集体焦虑;
胁迫制度化:关税与安全捆绑施压,迫使日本让渡经济主权,沦为美国危机的泄洪区。
关键问题是能不能割的动?
宋红斌先生为什么说日本国债和美国国债会同时崩塌?
宋红斌观点:日美国债“互毁式崩塌”的逻辑
宋红斌的核心论点是:美日债务已形成“金融连体婴”,一损俱损。
债务互锁的“死亡螺旋”
历史轮回:从“广场协议”到“债务互毁”
1985年广场协议:美国强迫日元升值,收割日本资产泡沫。
2025年新剧本:日本通过推高国债收益率反制,以债务为武器撬动美国霸权根基,上演“经济珍珠港”。
美日互殴、美欧互殴,是不是打起来才是对中国有利?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币结算占比突破23)
若美日互毁,中国或成全球资本新避风港,但需防范出口萎缩冲击。
对a股散户来说只关心两个重点,一、全球如果出现股市危机,情绪上的恐慌会不会带崩了a股?二、全球资本市场的恐慌会不会推动资金流入a股形成一场资金推动的大牛市?
两种可能都会出现,但怎么发生?真的不知道,只能每天盯着,看看会不会有相关的信号出现,美股天天涨,就暂时不要做美股下跌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