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界 s9 增程版极有可能成为中国市场首款合规量产的 l3 级自动驾驶车型,但并非全球第一辆。以下是具体分析:
2025 年 4 月 1 日实施的《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明确允许 l3 级私家车在特定道路合法上路,这是国内首个为 l3 级自动驾驶提供法规依据的地方性政策。北汽蓝谷与华为合作的享界 s9 增程版,其硬件配置(4 颗固态激光雷达、12 颗摄像头、华为 ads 33 系统)完全符合工信部 l3 级标准,且已通过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 600 平方公里路测验证。政策窗口期 + 本地化测试” 的组合,使其成为当前最符合新政要求的候选车型。
奔驰在 2022 年已通过联合国法规 un-r157 认证,成为全球首个量产 l3 级自动驾驶车型的车企。其 drive pilot 系统在德国高速公路上以最高 60k/h 速度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首批搭载该系统的 s 级和 eqs 车型于 2022 年上半年交付。尽管奔驰计划在中国申请 l3 系统许可,但其车型尚未在国内量产,且功能场景(如最高时速限制)与中国标准存在差异。
北京政策允许 l3 车辆在特定道路以更高时速(如 100k/h)运行,而奔驰的 drive pilot 在德国仅支持 60k/h。
享界 s9 增程版将成为中国市场首款合规量产的 l3 级自动驾驶车型,但全球范围内并非首创。其量产标志着中国自动驾驶技术从 “试点测试” 向 “规模化应用” 迈进,预计 2025-2026 年将成为 l3 级车型密集上市的关键期。
华为的智驾是全国第一,不是第一梯队,享界可能就是第一中的首款量产。
那享界s9在下半年l3量产车型里会和哪些l3车型竞争?
已明确量产计划的重点车型:
极狐阿尔法 s 先行版 pro l3(北汽蓝谷)
极狐阿尔法 s 先行版 pro 是首批获得工信部 l3 准入试点资格的车型,搭载华为 ads 20 系统,配备 3 颗激光雷达及 400s 算力域控制器,已在北京完成机场接驳等场景测试。2025 年 4 月北京政策落地后,该车型将率先在特定区域投入商业化运营,预计下半年启动大规模量产,售价或下探至 22 万元区间,成为 25 万元级唯一标配 3 激光雷达的 l3 车型。
极氪 9x 光辉(极氪)
极氪全新旗舰 suv 极氪 9x 光辉将首发搭载自研的 “千里浩瀚 h9” l3 级自动驾驶架构,采用双 thor 芯片及冗余设计,计划于 2025 年上海车展亮相,三季度正式上市16。其 l3 功能聚焦高速场景,支持自动变道、超车及拥堵跟车,硬件成本较传统方案降低 30,有望成为 30 万元级市场的热门选择。
小鹏 l3 车型(小鹏汽车)
小鹏 ona 03 ax
技术突破:采用 “无图” l3 方案,通过端到端算法实现高速场景类人决策,成本较传统方案降低 30。
市场定位:售价 1298 万元起,首次将 l3 级智驾门槛下探至 15 万元以内,预计 2025 年第四季度启动交付。
量产能力:小鹏已完成 10 万级车型硬件预埋,依托规模化生产优势,可快速实现 l3 功能 ota 升级。
小鹏计划 2025 年下半年在国内率先实现 l3 级智能驾驶的软件能力和体验,其 xngp 系统将通过 ota 升级支持 l3 功能,覆盖高速、城市快速路及复杂路口。硬件方面,小鹏 g9、p7i 等主力车型已预埋 or-x 芯片及激光雷达,升级成本较低,预计下半年启动规模化推送。
理想 i8(理想汽车)
理想首款纯电 suv i8 将搭载全栈自研的 dv 架构,整合视觉、语言与行为智能,支持 l3 级跨城导航辅助驾驶,计划 2025 年第三季度量产。该系统通过亿级真实路况数据训练,可识别施工路段、小动物等复杂场景,算力达 2000s,定位高端家庭用户市场。
比亚迪仰望 u9:搭载 l3 级城市领航系统,计划 2025 年第三季度量产,聚焦超跑市场。
华为合作车型(如岚图):华为 ads 40 系统(l3 级)将于 2025 年三季度在岚图新车上落地,主打中高端市场。
岚图泰山
技术路线:基于华为鸿蒙智行平台开发,配备激光雷达与 thor 芯片,支持城区 l3 级通行。
量产计划:预计 2025 年 11 月发布,同步启动量产,定位全尺寸六座 suv,目标用户为多孩家庭。
政策支持:岚图作为东风集团高端品牌,已获得工信部 l3 试点资格,可优先在武汉、北京等城市落地。
问界 8(鸿蒙智行)
技术配置:搭载华为 ads 40 系统,配备 3 颗激光雷达,支持跨城车位到车位自动驾驶。
量产进度:计划 2025 年第四季度上市,预售价 368 万元起,已开启预售且两周小订量超 7 万台。
市场预期:依托华为渠道优势,预计成为 30 万级 l3 车型销量标杆。
享界 s9 的 l3 车型需在技术领先性(如 4 颗固态激光雷达)、价格竞争力(增程版 318 万起)和政策适配性(北京首批合规车型)三方面构建护城河。面对华为生态内的兄弟竞争,需强化 “北汽蓝谷联合打造” 的差异化标签;应对外部对手,则需通过 ota 升级持续优化智驾体验,同时依托鸿蒙智行的渠道优势快速建立用户认知。2025 年下半年 l3 市场的竞争将不仅是技术配置的较量,更是生态协同与用户运营能力的全面比拼。